“西子”:會造電梯,就會種菜
6月中旬,杭州市綠園小區(qū)和丁香公寓的業(yè)主們會多一種買菜方式:打個電話,點點鼠標,新鮮的有機蔬菜就會送上門。為這兩個小區(qū)提供特供菜單服務的,是一家名叫“億家信”的代購店,這正是西子聯合控股集團進軍農業(yè)的第一塊招牌。
進軍農業(yè),“西子”不是一時興起。
10年前,在裝備制造業(yè)做得風生水起的“西子”,承包了1500畝土地開始種養(yǎng)業(yè),將收獲的產品作為禮物贈送給客戶。去年,“西子”成立浙江三農物流有限公司,與杭州市政府聯合開出杭州優(yōu)質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。今年,又建起8個生態(tài)農產品基地,打出“億家信”有機農產品品牌。
只要是在互聯網,丁磊怎么“玩”都不稀奇,但一養(yǎng)豬,就成了新聞。“西子”也是如此。當很多人猜測“西子”進軍農業(yè)的“玩票”意圖時,董事長王水福說,“我們對現代農業(yè)的興趣不亞于競標大飛機,‘西子’要闖出一條用工業(yè)方法駕馭現代農業(yè)的商業(yè)模式。”
造電梯的法子,拿來種菜養(yǎng)豬
說起造電梯,“西子”無疑位居國內最優(yōu)秀之列。
一臺電梯,零部件數以千計。“西子”的基本經驗是:要保證產品質量,關鍵是選準供應商。但是,“西子”并沒有想到,這條基本經驗居然也適用于種菜養(yǎng)豬。
2008年,“西子”與杭州市郊10多戶農民簽訂協議:由“西子”提供種苗、定期配送養(yǎng)料,農戶只負責種菜養(yǎng)豬。然而,10個月下來,農產品一檢測,質量參差不齊。
“農產品的質量控制,取決于賣產品的人。”浙江三農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許一芝發(fā)現了問題所在,造電梯是流水線作業(yè),自動化程度高,質量易于標準化。而農產品質保全憑農戶個體的意識,“一畦蔬菜施的是牲畜肥料,還是農藥,不放到檢測儀下,根本區(qū)別不出。”
于是,“西子”做出一個判斷:進軍農產品市場,合作伙伴應該是新型農民,他們有知識,自我把關意識強,懂得規(guī)?;a。
去年開始,許一芝帶著團隊考察了杭州經濟圈內上百個鄉(xiāng)村種養(yǎng)點,經過村、鄉(xiāng)、縣三級篩選,今年初,最終在湖州、嘉興等地圈定8個生態(tài)種養(yǎng)基地,基地的農產品培育檢測由“西子”無償全程參與,產品首先保證“西子”的采購。
選定了供應商,“西子”的第二步,就是把流水線作業(yè)的標準化理念,引入到種菜養(yǎng)豬里,再造農產品生產的“流程標準”。
在8個生態(tài)基地,都貼有“西子”制作的一份《戒欺》說明,上面寫有“億家信”農產品的“路線圖”:種養(yǎng)定點基地、生產過程控制、質量過程控制和不定期抽檢。農產品臨市,有兩道門檻:一個是基地的檢測,一個是檢測室的檢測。為此,“西子”還投資20多萬元購進了一套進口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儀及輔助設備,它能一次檢測60個品種,并在1小時內出檢測結果。
具體到無公害蔬菜的標準,“西子”規(guī)定,收割前20天內不能施農藥,這比國家規(guī)定的時限推前了5天。這多出來的5天,農殘量如何甄別?蔬菜拿到中心檢測室切碎、加入緩沖液、震蕩萃取、上機檢測,“這個數據,代表著西子農產品的品質。”許一芝說。
建冷庫,“凍”出新鮮安全
“西子”是有先見之明的。
今年3月,商務部召開新聞發(fā)布會,明確表示,“今年將加大扶持力度,支持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。”
而就在去年,“西子”在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開建一個12萬平方米的多功能物流基地。
許一芝也很愿意談這個,“像我們這樣種菜養(yǎng)豬,沒冷鏈物流體系可不行。”
他有一套自己的理論。“中國的人口75%集中在城市,25%在農村,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,也是一個巨大的‘黑洞’。”
理論源于實踐。許一芝曾經考察過歐洲國家的農產品市場。在那里,他發(fā)現,超市的凍雞標簽分別貼有紅、黃、藍三色,代表有機、無公害、養(yǎng)殖,消費者按照自己的需求自由選擇。這讓他立刻聯想到,放到國內,只要是冰凍的,一定是賣得最差的,不是消費文化差異,而是老百姓不放心。
所謂的“黑洞”,正是在這里。浙江是農產品消費大省,需求旺盛,產出有限,而農產品的保鮮期又短,如果冷鏈物流跟不上,供需就會失衡。在這種情況下,那些靠抗生素、激素催生的農產品就會大量出現。
“建冷庫,確保更多的安全農產品流向市場。”許一芝說,解決了保鮮的后顧之憂,農民種養(yǎng)有機食品才會更有信心。而一旦投放市場的安全食品多了,又會擠壓不安全食品市場空間,實現“良性循環(huán)”。
在物流基地,“西子”投資3000多萬元在建的農產品冷庫,引進了日本全套控溫設備,庫內溫度能夠低至—60°C,是目前我省最先進的冷庫。“以前老百姓想吃金槍魚,超市需要提前從日本預定。今后可以直接從這里配送了。”許一芝說。
引廠進店,打造新商業(yè)模式
去年11月,“西子”與杭州市政府合開出杭州優(yōu)質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,引進2800多種有機產品,進行集中配送。按照規(guī)劃,三農物流基地將集中全球所有的優(yōu)質農產品進行集中展示。
“農業(yè)也有微笑曲線,‘西子’要做的就是渠道和品牌。”許一芝如是說。他告訴記者,自己深受“恒源祥”的啟發(fā),靠著“引廠進店”的經營模式,在沒有自己產品的情況下,成功打響了品牌。
杭州優(yōu)質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要走的也是這條路。在這里,展銷中心免費檢測農產品,幫助推銷。每種單品只允許擺放三個品牌,一旦有更好的產品出現,末位品牌立即下架。
對農戶而言,“西子”的這種做法很劃算。以雞蛋為例,單品的每次檢測項目多達40項,如果自己去檢測,費用將近8000元。農產品可以貼上自己的品牌,由“西子”集中進行展示,定價由農民說了算。最近一次在上海舉行的杭州市名優(yōu)特產品展銷會上,安吉“天池雞”就成功拿到多份訂單。
借助優(yōu)質農產品,“億家信”的品牌自然不難打響。但是,“西子”的盈利點在哪里?
“在代購服務費上。”許一芝透露說,網絡已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消費模式。網上下訂單,今后也會成為農產品的主要銷售渠道。“‘億家信’打的正是‘訂單式上門配送’的概念,從中抽取一定的服務費。”
這一實踐,從社區(qū)配送開始。在綠園小區(qū)和丁香公寓,今后三年,由展銷中心提供的菜單,其中包括蔬菜、禽蛋類、肉類、海鮮水產類以及配料和進口食品,菜單每月更新一次。業(yè)主可以通過電話和網絡告知需求,每周二和周五展銷中心將送菜上門。如果合作情況比較好,“綠城”在杭州的樓盤都會推廣這一新模式。
下一步,“西子”將會在社區(qū)周邊開更多的農產品旗艦店,通過“線下展示,線上交易”的方式,將需求直接聯網反饋到農戶那里,實現供求無障礙對接。
“我們朝著上市的目標,來經營‘億家信’。”對于未來,許一芝正雄心勃勃。也正因此,他毫不諱言,已經做好了三年賠本的打算。而通過三年的探索后,將走出一個成熟的商業(yè)模式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