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藥名】牽牛子  qianniuzi
【別名】二丑、黑丑、白丑。
【英文名】Pharbitidis Semen。
【來源】旋花科植物圓葉牽牛Pharbitis purpurea(L.)Voigt的成熟種子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一年生纏繞草本。莖左旋,長2米以上,多分枝,被短毛。葉互生 具長葉柄 葉片心狀卵形,長3~6厘米,常3裂至中部,呈戟形,先端急尖,基部心形,兩面均被伏生毛。夏季開花,花1~3朵腋生,小花梗極短,總梗一般較葉柄短 萼5深裂,裂片條狀披針形,先端長尖,基部被長毛,外展 花冠漏斗狀,形似喇叭,藍(lán)色、紫色或白色,邊緣5淺裂,早晨開放,日中漸萎 雄蕊5枚,不等長,花絲基部有毛,子房3室,每室有2胚珠。蒴果球形,基部有外層或反卷的宿萼。種子3棱卵狀 花色淺的種子黃褐色,入藥稱“白丑”,花色深的種子多黑褐色,入藥稱“黑丑”?;?、果期夏秋季。
【產(chǎn)地分布】生于山坡灌木林中或住宅旁 多栽培。全國各地均產(chǎn)。
【采收加工】秋末果實(shí)成熟、果殼未開裂時(shí)采割植株,曬干,打下種子,除去雜質(zhì)。
【藥材性狀】橘瓣?duì)?。長4~8毫米,寬3~5毫米。表面灰黑色或淡黃白色。背面有1條淺縱溝,腹面棱線的下端處有一點(diǎn)狀種臍,微凹。質(zhì)硬,橫切面可見淡黃色或黃綠色皺縮折疊的子葉,微顯油性。無臭,味辛、苦,有麻感。
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性寒,味苦。歸肺經(jīng)、腎經(jīng)、大腸經(jīng)。
【功效與作用】瀉水通便、消痰滌飲、殺蟲攻積。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潤下藥。
【臨床應(yīng)用】用量3~6克,水煎服。用治水腫脹滿、二便不通、痰飲積聚、氣逆喘咳、蟲積腹痛、蛔蟲、絳蟲病。孕婦禁用 不宜與巴豆、巴豆霜同用。
【主要成分】含牽牛樹脂苷(又稱牽牛子素),是牽牛子瀉下的有效成分。其中牽牛子酸C、牽牛子酸D結(jié)構(gòu)式已經(jīng)證明,具有瀉下、利尿、興奮平滑肌、驅(qū)蟲等作用。
【使用禁忌】有毒,孕婦禁用,不宜與巴豆、巴豆霜同用。
關(guān)于我們 | 友情鏈接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最新產(chǎn)品
浙江民營企業(yè)網(wǎng) bus1net.com 版權(quán)所有 2002-2010
浙ICP備11047537號-1